品牌探索,构建全网好物攻略,网罗全球知名品牌

首页 > 品牌大全 > 教育培训> 培训> 美术学院

您已选择

  • 行业分类:

    教育培训
  • 行业分类:

    培训
  • 行业分类:

    美术学院

行      业

美术学院品牌大全
1 罗丹美术教育 (罗丹美术教育有限公司)
罗丹美术教育专业从事美术培训,是安徽成人美术培训机构!罗丹美术教育一直致力于成人领域、考前领域、就业领域的培训教育与发展,其专业化、正规化、规模化的办学体制,完善的教学设备,宽敞明亮的画室、等一应俱全。罗丹美术教育秉承“专心做专业 专业成专长”的教学理念,认真、负责、对待每一位学员,受到学员和家长的青睐。安全、舒适、健康、文明的学习生活环境,也让大家放心。罗丹美术教育作为从事成人艺术类培训机构,成人部特别针对"0"基础学员编撰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案,此方案为多年教学经验所得,只要学员对艺术有兴趣,再加上自身的勤奋努力,能在一定时间提升学员的绘画能力。
2 中央戏剧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是教育部直属院校,是中国戏剧艺术教育的最高学府,是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中心总部所在地,是世界戏剧院校联盟国际大学生戏剧节活动基地。中央戏剧学院的历史可以溯源至1938年4月10日成立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至今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其间历经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华北大学第三部,后又有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并入。1949年12月,中央戏剧学院正式开办,1950年4月2日,正式召开了中央戏剧学院成立大会,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欧阳予倩、曹禺、张庚、光未然、沙可夫、李伯钊、金山、徐晓钟、王永德、刘国富曾担任学院领导。现任党委书记刘立滨,院长徐翔。中央戏剧学院教学科研机构设有:表演系、导演系、舞台美术系、戏剧文学系、电影电视系、艺术管理系、基础教学部、影视艺术职业学院、戏剧艺术研究所、学报社、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本专科专业设置有:表演专业、导演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戏剧学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研究生专业设置有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学院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戏剧戏曲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中央戏剧学院坚持现实主义美学原则,继承中华民族美学传统,博采众长,厚基础、重实践,秉承“求真、创造、至美”的校训,致力于为国家乃至世界培养戏剧影视艺术精英人才。学院的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已成为闻名中外的艺术家、学者、教授和作家,他们多次荣获国家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戏剧梅花奖,振兴话剧奖;电影金鸡奖、百花奖;电视金鹰奖、飞天奖以及国际电影大奖如金熊奖、金狮奖、金拐棍奖、金马奖、奥斯卡奖提名等,为中国戏剧影视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央戏剧学院本部坐落在北京市东城区东棉花胡同39号,另位于昌平区北七家镇占地335亩的新校区已经正式开工建设,预计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一座功能布局合理,条件设施完备,文化个性突出的现代化校园将展现在世人面前,一流的办学空间和教学设施将进一步促进学院与世界最优秀戏剧学院的学术交流,并为实现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硬件保障。面向未来,中央戏剧学院将牢牢把握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拓宽办学思路,加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加强学科建设和高层次教师队伍建设,推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开展世界戏剧教育的多边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学院的综合办学实力和整体办学质量,努力使中央戏剧学院全面进入特色鲜明和世界一流的艺术院校行列。
3 东方娃娃美术教育 (南京东方娃娃科技有限公司)
东方娃娃教育于2009年诞生,8年来,东方娃娃秉承“创造美,感受爱”的教育理念,研发出适合3到14岁儿童的美术教育课程、绘本原创课程、人文书法课程、机器人科学课程、东方鹰客童子军以及亲子游等一系列课程和实践项目。东方娃娃教育还为家长们设计了家长课堂,开设有人文旅行摄影班、油画笔、素描班、人文书法班,让热爱生活、追忆青春的家长们,找回年少时的梦想。东方娃娃目前已拥有自营校区9家,全国合作校区80多家,有二百多家幼儿园和培训机构使用东方娃娃教育自主研发的课程,东方娃娃坚持“系统化、专业化、人文化”的教学方针,因“自主的课程研发、先进的管理体系、以服务为主导的营销体系和富有人文关怀的企业文化”,在业内享有很高的影响力,已成为全国知名的儿童教育机构。
4 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是由20世纪40年代的国立音乐院(含幼年班)、东北鲁迅文艺学院音工团、华北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上海、香港中华音乐院等几所音乐教育机构于1949年9月起在天津合并组建而成,同年12月18日政务院正式命名学校为中央音乐学院并任命正副院长。1950年6月在天津补行成立典礼,1952年燕京大学音乐系并入,1958年迁至北京,座落在北京西城区复兴门原清醇王府旧址(光绪皇帝出生地)。但学院的历史应追溯到1940年11月抗战期间在陪都重庆青木关成立的国立音乐院,她是中央音乐学院多个前身中一脉相承的主要前身,至今已有70年校龄。学院原隶属于文化部,2000年归属教育部。1960年被定为国家重点高等学校,1999年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是目前全国艺术院校中唯一的一所国家重点高校和“211工程”建设学校。历任院长为马思聪、赵沨、吴祖强、于润洋、刘霖,现任院长王次炤。中央音乐学院作为一所培养高级专门音乐人才的高等学府,自建院以来已形成了体现教学、科研、艺术实践综合功能的,从附小、附中、大学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层次的完整音乐教育体系。现设作曲系、音乐学系、指挥系、声歌系、钢琴系、管弦系、民乐系、音乐教育系、乐队学院、基础教育部以及附属中、小学、继续教育学院、远程音乐教育学院等教学部门。此外,还设有集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音乐科技部,其中包括提琴制作研究中心、现代电子音乐中心、音乐治疗中心和嗓音研究中心等。2001年建立了全国艺术院校中唯一的一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2005年,创立了亚洲第一所培养和训练乐队演奏人才的机构——乐队学院。学院还设有海内外社会音乐考级委员会,与教育部考试中心共同推出“全国音乐等级考试”。此外学院还附设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和环球音像出版社等机构。中央音乐学院以全国音乐教育中心,音乐研究、创作和表演中心,以及社会音乐推广中心的办学模式,成为一所能代表中国专业音乐教育水平、专业设置比较齐全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音乐学府。中央音乐学院是全国音乐人才向往的地方,吸引了大批有才华的年轻音乐家来院学习,培养了众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作曲家、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表演艺术家,他们一直是中国音乐事业发展中的骨干力量和生力军,许多在国内外重要音乐机构担任重要职务,其中包括几十位国家级院、团的艺术总监、团长和音乐学院的院长、校长。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享有国际声誉的知名音乐家,活跃在国际和国内的音乐舞台上,其中有的作为独奏(唱)家在世界各地巡演,有的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英国皇家科文特花园歌剧院担任主角,在纽约爱乐乐团、意大利维罗纳歌剧院、德国慕尼黑歌剧院、中国交响乐团、新加坡交响乐团、德意志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央歌剧院、中央芭蕾舞团、澳门乐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等担任音乐总监、指挥或首席。中央音乐学院是全国高校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并于2003年设立了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人事部、教育部共同审批通过的第一批全国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学科(包括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和音乐表演艺术)为全国重点学科。几十年来,学院已建立起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拥有一批在国内外音乐界具有一定影响的著名音乐家、学者和学术带头人。现职教师总数为35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7人,硕士生导师166人;专任教师281人,其中教授85人,副教授8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百分之六十。在教学科研中,涌现出一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学者。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910人,其中本科生1441人,博士生79人,硕士生362人,留学生28人;在站博士后5人;继续教育学院、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学生共5971人,附中、附小学生934人。60年来,学院已建立起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和教学管理队伍,在教学和科研中涌现出一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创作了大量具有影响的音乐作品,出版教材、著(译)作数百种,其中不少教材和教学成果荣获国家级奖项。学术性季刊《中央音乐学院学报》行销国内外,是全国艺术类中文社科核心期刊中唯一拥有教育部名栏的期刊,2010年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学院已培养了数万名音乐人才及数百名外国留学生,其中大多数毕业生已成为全国各地文艺团体、艺术院校、研究机构的领导人和业务骨干,有些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著名音乐家。学院师生在国内外举办的各种音乐比赛中屡屡获奖,据不完全统计,自建院以来,获国内外各类奖项共计3219人次,其中,国内获奖2485人次(金奖779人次),国际获奖734人次(金奖250人次),其中包括著名的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的金银奖等。1987年以来,学院共取得科研成果奖87项,其中省部级以上61项。1989年以来,林耀基教授的《小提琴教学》、郭淑珍教授的《声部确定及训练的科学》、于润洋等教授的《音乐美学教学成果》和吴祖强等教授的《作曲教学成果》分别在教育部每四年举行一次的教学成果评奖中获得国家级特等奖和一等奖。2008年,管弦系和乐队学院、音乐教育系还分别获得北京市教委颁发的“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2009年,管弦系和乐队学院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作为全国专业音乐表演艺术的中心,许多国际、国内的重要学术活动在学院举行。一年一度的北京现代音乐节、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和中央音乐学院音乐节等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学生们除了向本校的教师学习之外,他们经常有机会向来院讲学的国际知名的演奏家、歌唱家、作曲家、音乐学家和指挥家面对面地学习。他们也有机会参加由学校和在京国际机构主办的各种音乐节活动。多年来,学院一直遵循“开阔的学术视野,广泛的对外交流”这一基本的办学原则,十分重视国际音乐文化交流工作,每年都聘请众多国外著名音乐家和学者来院讲学或任教,也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和学生出国学习、讲学和演出。学院还聘请国际著名音乐家担任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其中包括作曲家潘德列茨基、谢德林、古柏杜丽娜,指挥家小泽征尔、祖宾·梅塔、巴伦伯依姆、钢琴家阿什肯纳齐、弗莱舍尔、波格莱里奇,小提琴家梅纽因、斯特恩、帕尔曼、穆特、克莱默、文格洛夫,大提琴家罗斯托洛波维奇、马友友,歌唱家贝尔冈齐、帕瓦罗蒂、多明戈、杰西·诺曼等,他们定期或不定期地来院访问,举办大师班。由优秀学生组成的中国青年交响乐团、民族管弦乐团、合唱团、附中少年交响乐团及附小室内乐团多次出访欧、美、亚、非各国及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参加了包括贝多芬国际音乐节、柏林青年古典音乐节等重要国际音乐节,并在许多重要场合演出,获得广泛赞誉。学校还与俄罗斯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与舞蹈学院、英国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奥地利维也纳音乐表演艺术大学、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耶鲁大学音乐学院、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等世界著名音乐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学院校区教学设施功能齐备,大学部教学楼、琴房楼、图书馆、学生宿舍、运动中心均集中于此。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是重要专业音乐会演出场所,每年有来自世界各国的著名音乐家举行高水平的音乐演出,许多当代重要作曲家的音乐作品在这里首演。校园内有8个大中小型专业演奏厅、歌剧排演厅和学术报告厅。设在琴房楼和教学楼内的演奏厅各有座位200余个,是举行室内乐演出的理想场所。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面积4780平方米,馆藏图书乐谱、音像资料、音乐期刊等各种载体形态的资料逾47万件(册),包括古琴、琵琶文字谱、寺庙音乐工尺谱、传统民族乐器演奏谱等珍贵资料,以及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外国作品。另外还有不同语种的专业理论及工具书7.5万余册,音乐期刊1万余册,音像资料22.6万余件,是中国最大的专业音乐图书馆。同时,数字图书馆还拥有《馆藏音乐书籍全文库》、《馆藏音乐乐谱全文库》、《音乐核心期刊全文库》、《馆藏音像资料点播库》等数据库。电子资源覆盖书籍、乐谱、期刊、音视频,是国内目前最大的专业音乐电子资源库。图书馆还收藏有中国现代作曲家的资料及手稿,以及许多珍贵的文字和音响资料。其举办的音乐视听欣赏会、专业讲座及互联网查询等特色服务广受师生的欢迎。该馆附设有参考书阅览室、大阅览室和设备先进的视听室,为师生提供了安静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及良好的视听设施,以及学院各种教学、演出活动及个人表演资料的专业级实况录音、摄像,实现了采访、编目、流通、查询等业务的计算机管理,形成了现代化的音乐专业图书馆管理格局和集采、编、流、阅览、资料复制、视听欣赏、现场采摄录及多个数据库等一体化的全方位服务格局。1997年,该馆加入了国际音乐图书馆协会(IAML),成为国内的第一个会员馆。中央音乐学院校区本部为北京西城区鲍家街43号,大学部校园分东西两个校区,占地面积54446.54平方米。校园东区毗邻本部,占地面积为6735.3平方米。教学区校舍建筑面积为87485.33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有68855.51建筑平方米,图书馆面积约4070.62平方米。附中校区设在北京丰台区方庄方群园。目前,学院正在努力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和“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总面积3.6万平方米的新教学楼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这是一座集课室、琴房及各类功能先进、设施完善的音乐厅、报告厅和排练场所为一体的教学设施,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学校东区拟将建设未来的学生公寓及新音乐厅,总计建筑面积约5.1万平方米。这一计划实现后,学院的办学条件、校园环境都将得到根本性改变。届时,中央音乐学院教学与生活设施也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为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5 东方童画少儿美术 (东方童画(上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东方童画成立于2003年,专注少儿美术普及教育,以“让童年更美好”为使命。秉承科学创意、用心启迪、美化人生的教育理念,以普及中国少儿美术教育为初衷,对接国际教学理念,结合中国国情,为中国儿童不断输入与国际水平同步的,新美术教育资源。同时为了促进中国儿童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丰富中国儿童的童年生活,东方童画将多年教育经验研发为完整的少儿美术创意产品,传递给更广大的儿童,立志成为儿童成长的引导者。
6 缤纷鸟少儿美术 (西安缤纷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缤纷鸟少儿美术品牌简介:缤纷鸟国际美术,隶属于缤纷鸟教育集团,创办于2004年。是一家经教育部门批准、拥有完全自主商标和教材知识产权、全国连锁的教育品牌。集团拥有400多名美育教育专家、管理和师资团队,平均年龄27岁,综合实力受到社会一致好评。旗下“缤纷鸟”国际美术,是国内将“大脑思维导图”科学融入少儿艺术教育中的知名品牌机构,累计培养超过100万名学员,成功研发20多套少儿美术的教材、练习册和上百种画具、用品。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缤纷鸟荣获腾讯网2016回响中国“社会影响力儿童教育品牌”、中国网颁发的“家长信赖儿童教育品牌”、中国教育培训联盟“理事单位”、腾讯网回响中国“2015年度特色素质教育品牌”、2013新浪教育“具品牌价值连锁机构”、2012新浪教育“2012具口碑影响力教育连锁机构”、北京师范大学颁发的“全国少儿美术创新教学示范单位”;成为中国少儿造型艺术学会团体会员单位;多次荣获全国性大赛的“优秀教学单位”、“优秀组织奖”、“优秀组织单位”等荣誉称号。缤纷鸟常年特聘朱凡教授、龙念南教授等多位国内权威专家团队把关审核课程,为缤纷鸟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了权威、前沿、专业、可靠的品质保障。
7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是中国培养戏剧专门人才的高等艺术院校,前身是上海市市立实验戏剧学校,1945年12月1日由著名教育家顾毓琇与著名戏剧家李健吾、顾仲彝、黄佐临等创立,熊佛西先生为首任院长。1949年10月,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改名为上海市立戏剧专科学校。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实行院系调整,山东大学艺术系戏剧科、上海行知艺术学校戏剧组并入后正式建院,更名为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1956年正式命名为上海戏剧学院,系文化部直属高等艺术院校。2000年4划转为由上海市与文化部共建,2002年6月,原上海师范大学表演艺术学院、上海市戏曲学校、上海市舞蹈学校并入上海戏剧学院。建校以来,学院培养了近万名文艺专门人才,其中戏剧表演方面的代表人物有:祝希娟、焦晃、赵有亮、潘虹、奚美娟、王洛勇、李媛媛、陈红、尹铸胜、陆毅、李冰冰、佟大为等;编导方面的代表人物有:余秋雨、沙叶新、胡伟民等;舞美设计方面的代表人物:周本义、胡妙胜、金长烈、韩生、伊天夫等;在美术方面有旅美艺术家:吕振环、蔡国强等;电视主持方面的新秀有:和晶、陈蓉、董卿等;戏曲演员代表有:蔡正仁、梁谷音、岳美缇、张洵澎、计镇华、杨春霞、张静娴、史敏、王佩瑜等;舞蹈演员代表有:凌桂明、石钟琴、茅惠芳、汪齐凤、杨新华、辛丽丽、黄豆豆、谭元元、范晓枫、孙慎逸、方仲静、姚伟等。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成为了影响中国乃至世界戏剧、电影、美术界的著名艺术家,同时学院还培养了西藏、内蒙等少数民族的第一代戏剧家,为推动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戏剧戏曲学是我院的主要学科,1999年起被列入上海市重点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以戏剧戏曲学为二级学科,共有十余个研究方向。此外,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还设有艺术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学院设表演系、戏剧文学系、舞台美术系、导演系、电影电视学院、公共教学部、戏曲学院、舞蹈学院、创意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本科专业教育层次有表演、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艺术设计、导演、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舞蹈编导、文化事业管理等专业,涵盖话剧、戏曲、舞蹈等专业门类。学院建立了广泛的国际联系,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十余所学校、国际机构团体建立了校际交流和合作关系。经常聘请国际专家来院讲学、排戏,学院的专业教师也经常受聘到国外讲学访问,共有五十多国家地区学生来我院留学、研修。学院的演出团、教学小组也先后赴新加坡、日本、英国、意大利、德国、美国、韩国、比利时、罗马尼亚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演出,交流教学实践。学院先后主办多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国际小剧场戏剧节。在贯彻科学发展观过程中,以庆祝建校65周年为契机,学校正朝着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创建国际一流艺术大学的目标迈进。广大师生员工以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坚定不移地走艺术精品教育发展道路,热情投身“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代潮流,不断推进各项事业新突破、新发展并取得新成效、新辉煌!
8 心园米罗国际美术教育 (东莞市心园教育投资有限公司)
心园米罗国际美术教育是中国知名的儿童美术教育品牌之一,集团创始人自1999年从事个性化教育以来,积累了丰富的艺术学校办学成功运营经验。集团正式成立于2004年,经过多年发展,沉淀了数百名行业顶尖运营管理人才和近百人的儿童艺术教育研究团队。集团旗下涵盖面对3-18岁人群的的艺术教育项目。儿童触觉绘画是香港米罗国际教育集团的核心产品项目,课程涵盖3-18岁前沿艺术教育课程。集团一直致力于以一流的专业师资团队、先进的教学理念、完善的教学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更好的服务社会,是目前国内大型的品牌艺术教育连锁企业之一。
9 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是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是目前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中唯一的电影专业院校,在国内电影和文化艺术界享有盛誉,也是世界著名的电影艺术高等学府。经过60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建立了完整、科学的电影学学科体系;形成了以本科教学为主体,涵盖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和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的电影专业高级人才培养体系。今天,北京电影学院已发展成为国内外电影教学设备设施齐备,专业设置科学全面,教学师资经验丰富,实践教学特色鲜明,科研创作力量雄厚,教育教学享有盛誉,理论研究水平领先,人才培养质量优异,集电影人才培养、电影艺术创作和学术科研于一体的世界著名电影专业高等院校。北京电影学院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四号,占地面积91293平方米。截至2010年9月,学校总建筑面积91339平方米,正在施工面积10394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总值50373.10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7292.82万元,生均9.1万元。全年教育经费投入23303.55万元,其中国家拨款17907.55万元(含中央财政共建800万元),自筹经费5396万元。图书馆建筑面积2057平方米,藏书32.56万册,电子图书1897.0GB。学院建有动画艺术、录音技术、美术特技和数字电影等4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电影专业实验室,实验室拥有国内外最先进的电影制作、科研设备,参与了重要电影、电视片的制作,其中录音技术实验室是全国高校唯一获得国际声音权威——杜比公司资格认证的实验室。学院数字电影技术与艺术实验室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校的声音实验中心是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电影学院社会实践横店影视基地是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建成了“千兆骨干、百兆桌面”的数字校园网络,教学用计算机1584台。截至2010年,学院建有14个院(系、部),开设9个本科专业,其中摄影专业、录音艺术专业、动画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摄影专业、录音艺术专业、动画专业、表演专业是北京市特色专业。今年申报的“数字电影技术”本科专业,作为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已获教育部批准,201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学校具有一级学科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本科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部级重点学科(一级)1个,部级重点学科(二级)1个。学校是北京市“艺术文化学科群”建设的主持单位,牵头开展北京市“艺术文化学科群”建设工作。“电影摄影创作”和《摄影曝光》分别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教材;“语言艺术”、“导演创作”等是北京市精品课程,《动画概论》、《电影特技教程》和《电影剧作观念》等是北京市精品教材。2007年6月,学院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目前,全日制在校生人数为2364人。在校研究生470人(其中博士生48人、硕士生422人),在校普通本科生1894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560人(其中本科生336人,专科生224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148人;研究生课程进修班56人;留学生69人。2010年毕业生为1407人,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5.5%。教职工总数512人,其中专任教师263人。专任教师中教授47人,副教授96人;博士生导师17人,硕士生导师13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0人。外籍教师3人。教师中大部分是国内外电影专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优秀教师或者电影艺术家,具有比较丰富的电影技术应用开发、艺术创作实践经验和成果,在中国电影创作、教育和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过国际、国内电影、电视创作的多项大奖。很多教师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文化书院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研究院所聘为博士生导师和客座教授。学院是国家动画教育研究基地、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和中国儿童电影研究中心的挂牌单位。配合教学和艺术创新以及产业发展的需要,学院建有电影研究所、数字电影技术研究所、电影表演艺术研究所、中国动画艺术研究所、影视文化产业研究所、中日动画漫画研究中心和《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中国动画产业年报》以及《中国电影产业年报》编辑部等研究机构。2007年成为首家主持国家863项目的艺术院校。2003年-2006年,学院共获得学术成果奖64项(次);教师发表学术论文498篇(次);教师和学生申请和承担科研课题项目共计226项,各类科研经费总计549.4万元;课题研究完成后,撰写出版学术专著(教材)累计184部。2005—2009年度教师共申请承担科研课题项目1098项,各类科研经费总计926.8万元,撰写专著、译著284本,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译文831篇(次),获得省部级科研奖17项。学院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开放办学。1984年成为CILECT(国际电影电视高等院校联合会)的会员学校;1988年被选为理事学校。2002年当选为该组织亚太地区电影年会的执行主席。2008年11月,学院成功举办了“2008北京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大会”,来自全球48个国家的近百所成员院校的200多名院校长及代表出席了大会。我院先后与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近30所电影院校建立了电影专业教育、学术研究、教师互访与创作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关系。先后聘请了38名国内外的电影艺术家和电影教育、电影学术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为学院客座教授及兼职教授。学院每年还聘请数位外籍电影艺术家和电影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校进行讲学和交流。学院派出大量教师“走出去”,与各个国家电影院校进行学术访问、专业交流,执行创作、教学合作项目,多次在国内外举办国际电影教育、创作、理论的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和发表论文。先后在近十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多所国外著名大学举办“北京电影学院学生电影作品展”,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电影院校学生合作拍摄纪录片、动画片。“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于2002年由学院教授、著名导演谢飞提倡并创办,至今已连续举办九届,得到世界各地影视院校学生和教师的高度评价和热情参与,每年都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影视院校参展,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作者光临影展,已成为在亚洲举办的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学生电影节;“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创立于2001年12月,至今已连续举办10届,是中国最具权威的青年原创动画作品展示和学术研讨交流活动,被称为中国动画短片的“奥斯卡”,参赛作品已从国内扩大到了国外,具有很大的国际影响力。我院的留学生教育是北京市评选出的,首都北京对外留学生教育、教学最有影响力的9所高等院校之一,并多次荣获北京市留学生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的称号。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我院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电影专门人才。其中有陈强、赵联、庞学勤、于洋、许还山、张天民、林汝为、林农、王炎、李文化、魏铎、沈杰、阿达、吴贻弓、丁荫楠、胡炳榴、陈家林、韦林玉、谢飞、郑洞天、张暖忻、王好为、黄蜀芹、广春兰、李前宽、颜学恕、滕文骥、郭宝昌、翟俊杰、韦廉、陈凯歌、田壮壮、吴子牛、张艺谋、黄建新、鲁晓威、尤小刚、顾长卫、张黎、侯咏、赵飞、王小列、肖锋、赵小丁、陶经、李少红、胡玫、陈国星、霍建起、尹力、冯小宁、何群、唐国强、寇振海、宋春丽、肖雄、张铁林、刘佳、周里京、方舒、张丰毅、谢园、沈丹萍、王志文、许晴、胡亚杰、蒋雯丽、徐静蕾、黄磊、赵薇、陈坤、何琳、黄晓明、张元、王小帅、贾樟柯、陆川、王全安、余男、柳云龙、袁立、黄渤、姚晨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和知名的电影艺术家及电影专业人士。他们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事业的中坚力量。学院各个届别和专业的学生,也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学院的教师和毕业生,多次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政府“华表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等各种国家级重要奖项,获奖影片上百部(次)。教师和毕业生荣获包括奥斯卡、柏林、戛纳、威尼斯、东京等重大国际电影节的多个奖项。其间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拍摄的影片,就荣获过国外电影(文化)奖项和荣获国内电影、电视奖项。仅以2005年荣获中国电影政府奖最高奖“华表奖”的10部影片为例,其主要参加创作的人员全部是北京电影学院历届毕业生。具不完全统计,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拍摄或合作、参与拍摄的电影作品,获得国内外电影奖项77个。其中,《邻居》、《本命年》和《秋菊打官司》入选1999年新中国电影五十年优秀影片五十部;《离开雷锋的日子》、《冲天飞豹》、《秋菊打官司》、《劲舞苍穹》、《大沙暴》、《台湾往事》和《婼玛的十七岁》等获得多项“华表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院办学活力不断增强。先后获得了“首都精神文明单位”、“北京市高校文明校园”、“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单项提名”等一系列荣誉。2008年4月,以“优秀”成绩通过北京市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达标检查,标志着北京电影学院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已经迈进艺术院校的先进行列。自新世纪以来,学院从国家电影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学校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自觉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标准来培养中国电影专业人才,明确提出了世界一流电影学院的发展目标,即从新世纪开始,经过20年左右的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一所学科和专业建设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具有鲜明特色,以电影学为主体,艺术学、美术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电影学术理论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应用、电影艺术创作思想、学校管理和办学条件等主要方面达到世界同类院校先进水平的高等艺术专业院校,实现建成世界一流电影学院的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学校确立了分三个阶段实现发展目标的战略构想。目前,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建设第一、第二阶段的发展目标已基本实现,正在向第三阶段迈进。学院正以办人民满意的高等艺术教育为宗旨,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大力推进培养模式创新和电影学技术基础的数字化转型,全面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和“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实现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历史性转变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为早日实现建成世界一流电影学院而努力奋斗。
10 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前身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家、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先生和音乐教育家萧友梅博士于1927年11月27日共同创办的国立音乐院。首任院长为蔡元培先生。1929年9月更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6年定名为上海音乐学院。自1949年至1984年,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担任院长(后任名誉院长),为学校的建设及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84年后,桑桐、江明惇、杨立青教授曾先后任院长。学院现任党委书记:桑秀藩,现任院长:许舒亚。学院面向全国招收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并招收外国留学生。学院设有14个系(部),即作曲系、指挥系、音乐学系、民族音乐系、钢琴系、声乐歌剧系、管弦系、音乐教育系、音乐戏剧系、艺术管理系、音乐工程系、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公共基础部、研究生部等。涉及6个专业(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音乐艺术表演、录音艺术、公共事业管理、音乐科技与艺术)、近20个专业方向,既包括了具有雄厚根基的传统专业,也有若干新建的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学院拥有全国第一批建立的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的完整教学、科研体系。含4个硕士研究方向(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音乐教育);2个博士研究方向(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1个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目前拥有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优势学科:作曲与音乐设计,特色学科:音乐文化史)、上海市教育高地1个(音乐表演)、以及上海市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学院拥有3个集教学、表演、科研为一体的艺术中心,即周小燕国际歌剧中心、国际弦乐艺术中心、国际钢琴艺术中心;拥有1个音乐研究所,下设中日音乐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当代音乐研究与发展中心、上海音乐学院校史研究中心、音乐剧研究中心、音乐教育研究中心、音乐与社会研究中心等。并建有六个音乐表演团体:上海青年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学院新室内乐团、上海音乐学院弦乐四重奏组、上海音乐学院打击乐团、上海音乐学院民族乐团以及上海音乐学院合唱团。学院另拥有一个富有特色的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一个高水平的学术期刊——《音乐艺术》、一个独一无二的特色博物馆——东方乐器博物馆、以及一个高水准的演出场所——贺绿汀音乐厅。学院在教学体制上实行“大、中、小”一贯制。1953年正式成立了附中,1956年成立了附小。五十多年来,附中、附小形成了鲜明的教学特色和优良传统,取得了优异的办学成果,培养出一大批日后成为国内外知名音乐家的优秀学生,成为我院及全国各音乐院校后备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学院历来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在学院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有一批国内著名乃至国际一流的教授领衔于各个学科,如建校初期的外籍教授查哈罗夫、富华、苏石林、齐尔品以及国内著名音乐家萧友梅、黄自、周淑安、应尚能、贺绿汀、丁善德等。新中国成立后,大批学子从海外学成归来选择上海音乐学院作为报效祖国的平台,除了原有一批活跃于教学一线的著名学者为学科带头人以外,学院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广纳贤才,将国内外杰出的专家学者吸收到学院的教学和管理岗位上来,为上海音乐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建院至今,学院培养的人才遍及全国和世界各地,其中有国际一流的作曲家、演奏家、指挥家、歌唱家、理论家;有文化艺术机关、团体中的领导骨干;有音乐院校、研究机构的业务骨干以及从事普及音乐文化艺术的文艺工作者。同时,学院在教学、科研、创作、学科建设等方面硕果累累,体现了学院雄厚的办学力量。仅以我院师生在国际国内比赛中取得的突出成绩为例,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院师生就在国内外音乐比赛中屡获佳绩,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以来,有600余人次在国际、国内重要音乐比赛中获奖,其中1990年至1993年我院附中学生连续在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被文化部授予“三年中连续四次获国际比赛第一名”的奖匾,是全国音乐院校中唯一获此殊荣的院校。仅2005年1月至2006年9月,又有23人次获得19项国际音乐比赛奖项、78人获56项国内音乐比赛奖项。学院被誉为“音乐家的摇篮”。学院在保持传统优势学科国际先进水平的同时,积极拓展新的学科发展空间,打造学科专业建设新的增长点,促进学院办学水平的提高。如新办的本科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下设艺术管理和音乐电子信息技术管理两个方向)以及音乐工程专业,突破音乐教育传统的办学模式,率先在全国同类院校中招收一本生源,实现了包括音乐学、工程学、电子学、管理学等多学科领域的交叉跨越。学院始终与世界一流的音乐学院和音乐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我院分别与美国、俄罗斯、荷兰、奥地利、挪威、西班牙、澳大利亚、德国和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音乐院校建立了广泛的校际合作。如举办国际音乐院(校)校长论坛,邀请世界一流的专家来学院讲学,并聘请许多国际著名的音乐家为学院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等。其中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斯特恩、帕尔曼、里昂·费莱舍、祖克曼;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西蒙·拉特;著名大提琴演奏家罗斯特洛波维奇、马友友等等都被我院聘为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学院还对在世界音乐舞台上卓有成绩的华人音乐家,启动了来去自由的“签约教授制”(即签约教授可以根据个人情况,灵活选择在我院的授课时间)。如钢琴大师傅聪、陈宏宽,作曲家谭盾、瞿小松、陈其钢、盛宗亮、徐仪、安承弼,歌唱家张建一、田浩江、梁宁、黄英,圆号演奏家韩小明,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指挥家汤沐海、余隆等,都成为学院签约的兼职或特聘教授。近年来,学院成功举办了“帕尔曼在上海”、“国际歌剧大师班”、“小泽征尔大师班”、“傅聪钢琴大师班”、“国际单簧管音乐节”、“国际钢琴大师班”、“祖克曼大师班”“国际电子音乐周”等系列对外学术文化交流活动。目前上海音乐学院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学院师生正以崭新的面貌,按照江泽民同志“办一流音乐教育,创国际先进水平”的指示精神,在文化部、教育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继承办学的优良传统,积极开拓进取,克服困难,迎接挑战,与时俱进,努力实现建设国际一流音乐院校的目标,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再铸上海音乐学院新的辉煌!
热门品牌
相关品牌